宁夏银川市金凤区阅海万家社区卫生服务站,市民正在进行新冠病毒疫苗第二剂次加强针(第四针)接种。宁夏银川市金凤区阅海万家社区卫生服务站,工作人员正在忙碌。 于晶 摄
宁夏银川市金凤区阅海万家社区卫生服务站,市民正在进行新冠病毒疫苗第二剂次加强针(第四针)接种。
宁夏银川市金凤区阅海万家社区卫生服务站,市民正在进行新冠病毒疫苗第二剂次加强针(第四针)接种。
宁夏银川市金凤区阅海万家社区卫生服务站,工作人员正在进行新冠病毒疫苗第二剂次加强针(第四针)接种人员 于晶 摄
1月16日,宁夏银川市金凤区阅海万家社区卫生服务站,市民正在进行新冠病毒疫苗第二剂次加强针(第四针)接种。据悉,开展新冠病毒疫苗第二剂次加强针(第四针)接种,坚持“应接尽接”原则。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在第一剂次加强免疫接种基础上,现阶段在感染高风险人群、60岁及以上老年人群、具有较严重基础性疾病人群和免疫低下人群中开展第二剂次加强免疫接种,接种要与第一剂次加强针间隔6个月及以上。(记者 于晶)
“工业大脑”越来越健全 综合生产效率提高20%—30%****** 央视网消息: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加速融合,是当前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最明显的特征。 早过了下班点,在杭州阿里云谷园区,办公楼依旧灯火通明,不少人还在忙碌着。记者走进了其中一座办公楼,近距离感受这里的工作氛围。 讨论方案、敲代码、打电话、开会、连线,一层楼里几乎每个工位,每个人都在忙着工作。他们被称为行业解决方案研发工程师。 虽然工程师们坐在同一个办公室里,可每个人身后都牵引着一个行业、3—5家工厂的数字化转型任务。这也意味着,工程师每天要处理2800多亿条数据,调用3万多次智能算法接口。 负责人告诉记者,疫情三年来,恰恰是我国数字经济大发展的三年。他们的工程师团队,也从不到200人增加到了如今的400多人。 数字化让水泥厂越来越智能 繁忙的数字化工程师们加速奔跑着,他们给工厂到底带来了哪些改变? 在芜湖海螺水泥公司,工程师们正在将原料仓库改成无人车间。 改造完成后,行车的设备利用率能提升50%以上,综合生产效率可以提高20%—30%。 与此同时,在水泥生产线控制中心,工程师们正在对操控生产线的“大脑”——控制系统,进行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提升。 工程师告诉记者,有了这套新的数字化系统,可随时监控产线状态,并及时自动做出专家级的精确调整。不仅可以降低24%的人员劳动强度,还提升产品质量,产品标准偏差降低了43%。 如今,无人驾驶的矿车和挖机在矿山上有序地开采,检测线全自动24小时自动检测原材料的成分,水泥生产线每几分钟就自动微调一次参数以保持最佳的状态,一颗“工业大脑”在这里正越来越健全。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 [责编:天天中] 阅读剩余全文() ![]() 大发平台地图 |